上課講義  

 

這次的成長班的主題為:孩子為何這樣玩?

當然~我是帶著問題去的~收獲很大

左上重點:觀察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以及 身為父母的你是一起陪他們玩還是只是把玩具丟給他讓他自己玩,而你在旁滑你的手機?
上課時參與的家長有些孩子的語言或大小動作都需加強。
各自都提出問題、狀況希望得到改善。
但有時家長的心急反而造成反效果。
孩子的每個遊戲都有原因、都是一種行為
請不要用大人的方式來要求孩子必需按照你的方式來走
左二“遊戲的層次”(無關年齡)而是按照漸進式的提昇孩子的能力
分為
感官:如看、吃看看(有的孩子的方式就是如此,浩淇小時候也是,這可能會帶到長大,如:有些人拿到任何東西的第一動作:聞看看)
因果
操作:動動手、腳
功能:除講義的還有操作之外的
象徵:這些是有功能在的意義喔
建構
孩子玩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喜歡“他”可以控制的情境,若無法馬上達到你想要孩子作到的能力,就請用“搭配”的方式來進行
而失敗原因(這指的失敗是指孩子不喜歡你要他作的或你的遊戲):發展(能力)和配對(一開始的動機)不對,情境上的感覺也不對。
老師指出:孩子內心可以感受的到你是否是“真心”和他玩,
例如和他一起大叫、把積木撒整間 但若你有一點點的不喜歡,孩子能夠感覺的到

你~~並沒有這麼盡興


右二:怎麼這樣玩?
親子關係角度最為優先、期望前先考慮這樣是否會破壞了他對你的感覺
例如有媽媽希望加強精細動作,要求孩子每天都要串珠。但這就成了強迫型的遊戲。
反之、把這個變成好玩的遊戲或他能力若能達到,用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增加吸引他的動機。

再來是遊戲發展的角度,如你設計的這遊戲是想幫助孩子學到什麼?

自我管理的部份請放在最後、不要予期照大人的方式、會玩和持續完成的結果及用意是不同的。


左三:可以怎麼做?
禁止消失及替代行為是相輔相成的
例:你不喜歡孩子玩什麼樣的遊戲及行為,那麼你找另1個方式來作替代來轉換
自我控制:給一個機會可減就好
如:孩子會咬手,那一天會咬十次,減少2-3次就稱讚孩子“你有慢慢學會自己不咬手囉!”

最讓我震撼的是在於平常我們習實會提醒孩子做什麼事之前要先怎樣??

但老師說這樣孩子反而會“依賴提示”
應該反過來的用行為之後的鼓勵,會增加孩子下一次的動機。

回來之後我真的試用,效果很棒~~也分享給所有媽媽們可以試看看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雙寶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